
8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公布了一则消息,宏光MINIEV累计销量突破170万辆,连续60个月蝉联微型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成为中国品牌纯电车型累计销量冠军。为此,五菱还在郑州方特举行了一场170万用户盛典,好不热闹。
趁热打铁,15日,2025款五菱星光S上市。从价格上看,新款五菱星光S官方指导价为9.98万至12.98万元,限时置换补贴价下探至8.98万至11.98万元。这款新车显然承载着五菱向上突围的野心,是五菱冲击主流市场的关键落子。但是,且不说10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高手如林”,五菱的前路困难重重,一个更危险的信号是,五菱在纯电小车领域的“大本营”正在被侵蚀。
上个月,比亚迪西安生产基地,随着一辆全新下线的海鸥驶出总装线,该车型累计销量正式突破100万辆。从上市到累销百万,比亚迪海鸥只用了27个月。同样成功切入6万元入门纯电小车战场的吉利星愿,今年前七个月已经卖出超过24万辆新车。
当初,宏光MINIEV用极致的性价比和标准化的产品打败老头乐,升级了短途出行代步车的新选择,成为销量王者。如今,在A00级及A0级电车市场上,比亚迪、吉利把价格下探到了6万元级别,其过硬的产品再次升级了年轻人第一辆电车的新选择。
在“剁椒鱼头”和比亚迪海鸥之间,不少消费者正在倾向于后者。
市场复苏,但五菱不再是独享者
在新能源乘用车快速增长过程中,微型车一直是销量的主要贡献者,但近两年,微型车市场经历了较大的起伏。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A00级纯电动车型的销量为99万辆,占纯电动汽车销量的36.1%,是最大单一细分品类。而进入2022年,这一细分市场份额开始萎缩至27%,2023年,小微型车市场累计零售量进一步降低至69.2万辆,同比减少27.9%,与2022年相比减少了26.7万辆。
不过今年情况又开始逆转。受亲民价格与“两新”政策驱动,小车市场恢复活力,A0级及以下车型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增超70%,新增67万辆,占整体市场增量的43%。以5月份为例,根据乘联会的数据,5月份,纯电动批发销量75.4万辆,同比增长37.7%,环比增长4.4%。其中,A00级批发销量16.4万辆,同比增长100%,环比增长6%,占纯电动的22%份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个百分点。
以前,凭借“一代神车”五菱宏光MINIEV独占微型车赛道,五菱的销量变化与整个纯电小车市场的走势几乎一致,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规模,但如今市场回暖,五菱可能不再是这次增长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从上半年新能源轿车榜单前三名来看,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均有不错的销量表现,可排名上,五菱宏光MINI退居第三。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上半年的销量,分别为20.5万辆、17.5万辆、17.1万辆,而且在这张榜单中,五菱缤果的排名已经降到第11名。

比亚迪海鸥的出现对五菱来讲是一次意料之内的“袭击”,尤其是在配置基本不减的基础上,比亚迪将精品小车拖入6万元战场,可以直接预测到这款小车的火爆,但让外界意外的是吉利星愿这匹黑马。在比亚迪海鸥开辟的新战场上,作为后来者,吉利星愿不仅在上市80天后即交付超过5万辆车,如今还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今年7月,吉利星愿卖了4.4万辆,几乎是海鸥、海豚和缤果三款车之和。
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的销量增长,意味着入门纯电小车的市场规模还没有见顶,而他们不仅成了五菱向上突围的“拦路虎”,压制五菱缤果的增长动力,更关键的是,也对5万元以下、被五菱宏光MINI强势占据的市场形成严重的冲击。
因为消费者对代步车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小巧的五菱宏光MINI,而是可能在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高一定的预算,购入一辆综合产品力更强的产品。这将动摇五菱在低廉代步车领域的发展根基。
五菱守不住下沉市场了?
自宏光MINIEV上市后,5万元以下的代步车市场重新焕发生机,而中低线城市及县城、乡镇代表的下沉市场,则是宏光MINIEV销量神话诞生的核心阵地。从图中可以看到,宏光MINIEV上市三年来,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销量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其中三线城市的占比最高,近乎40%。

这其中少不了两个人口大省山东和河南的助力。原本,在山东和河南广大的乡镇及县城街道上,满地跑的最多的是“老头乐”,但五菱推出的MINIEV仅用2.88万元的价格,在便利性、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做了提升,全面吊打“老头乐”,满足了部分人消费升级的需求。再加上“老头乐”被严打,这款车迅速填补了“老头乐”缺位后的市场空白,五菱也由此在下沉市场“称王”。
如今产品创新再次驱动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可是主导者不是五菱。

从比亚迪海鸥来看,作为一款价格下探到6万级的纯电小车,比亚迪海鸥在续航、快充、车身等方面可以说几乎没有短板,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同样地,吉利星愿也下探到6万级,全景影像、Flyme Auto智能系统、神盾电池等配置应有尽有,从价格到定位全方位对标海鸥。
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的销量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在“剁椒鱼头”和10万级乘用车之间的空白市场,用同样极具性价比的产品,成功撕开了一个口子。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纯电小车,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在综合产品力上有了质的飞跃,改变了原来代步车低廉、低质的形象,让代步车和主流乘用车的界限变得模糊,迎合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五菱首先流失的,可能就是其核心用户群—县城宝妈。前几年,在“老头乐”转向宏光MINIEV的购车变迁中,县城女性或宝妈无疑是一大消费主力,宏光MINIEV既满足了她们日常生活代步和接送孩子上学的需求,又用时尚多变的外观俘获她们追求潮流、精致的内心。
据山东某县城经销商数据,2024年女性购车者占比达52%,其中宝妈群体占七成以上。
庞大的宝妈群体,浇灌出一片新的消费热土,而随着县城消费进一步分化,部分宝妈对10万以内的代步车的需求再次升级,她们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
山东某县城,身为一名90后宝妈的张阳,去年提了一辆比亚迪海鸥。之前她一直觉得宏光MINI 有点小家子气,基本只能代步,空间也不够,所以迟迟没有决定买车。后来看了比亚迪海鸥,趁着推出了新改款的海鸥荣耀版,她迫不及待地选择入手。“看着大气,续航等方面也更甚一筹”,张阳表示。
张阳的选择,是如今小县城不少女性购车消费趋势的一个缩影,这意味着五菱仅靠一款五菱缤果可能无法继续承载起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尤其是当初五菱横扫“老头乐”,一部分靠的是品牌,而与比亚迪、吉利一比,五菱的品牌优势就没有了。
纯电小车,终究是一场成本之战
前两年,车企曾掀起过一阵放弃或调整微型车战略的趋势,有些车型选择了停售,有些厂家不再卖力推广A00级车型,比如欧拉黑猫、白猫停产。微型车市场销量飙升的表象下,是难以忽视的低利润。
欧拉品牌首席执行官董玉东表示,“在产业发展前期,A00级纯电动汽车是非常好的产品,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涨。但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涨,补贴退坡,亏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价位普遍更低的五菱而言,虽然在微型车市场的“统治”给其带来了销量的神话,可微薄的利润让车企又开心不起来。
上汽集团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汽通用五菱虽然卖出了52万辆车,但归母净利润暴跌了88.5%,粗略计算卖一辆车才赚77.3元。

另外,从2018年至2024年的财务数据看,2018年,上汽集团销量达到705.2万辆历史高点时,上汽通用五菱贡献了42亿元的净利润;到了2024年,上汽通用五菱归母净利润下降到了10亿元。
传统车企顶着利润的压力,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阶段以低价车型占领市场,一部分原因是将其作为摸索新能源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即使亏损,也硬着头皮卖。然而,现在随着车企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产业链的完善,生产成本得以下降,产品在价格上有了更多调整的空间。对低价车而言,在成本的严格控制下企及一定的利润,也有了可能。

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管控能力上,比亚迪领先行业,它在低价代步车上的加码,对于靠牺牲利润换取销量的其他车企来讲,可能会造成降维打击。
比如打价格战时,后者可能陷入被动。前段时间,比亚迪海鸥智驾版汽车官方指导价6.98万元起,限时一口价来到5.58万元起,直接将海鸥这款车打到了5万元级。吉利也迅速跟进,吉利星愿限时补贴价 5.98 万元起,相比 6.88 万元的指导价优惠 9000 元。
比亚迪和吉利打架,五菱容易“遭殃”。当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进一步降价,对价格敏感但又有一定预算提升的消费者,很可能会把选择的天平从五菱倾斜到比亚迪或吉利。
当然,我们看到上汽通用五菱也正在想尽办法提升利润。比如加大出口业务,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销量达到128万辆/套,同比增长17.1%。而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北美汽车业务板块缩水承压,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两家合资公司实现利润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五菱一面向上冲击更高价位,另一面加强成本管控,有望改善利润状况。
只是,摆在五菱面前的注定是一场坎坷的道路。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道总有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4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