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人类之初,正是由于陆路交通的不断开拓,人类文明才得以在全世界星火燎原,也正是在欧亚非大陆的关键交通枢纽处,最早的一批城市才欣然出现。

如今,地理区位仍然是制约一座城市能否大规模发展的先天条件,而是否有新兴科技产业聚集,则成为这座城市在未来能否持续兴盛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为每个国家和城市带来超过之前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发展机遇和动能。

在这轮产业技术革命中,我们有幸看到,中国不再是跟随欧美发达国家的后进生,而是第一次与发达国家一同站在技术创新变革的前沿,掀起这一轮智能数字经济的新浪潮。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产业,正是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首当其冲,在我国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型技术产业。更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一次并不再仅是少数一线城市的机会,而是几乎在全国十几座大中小型城市同时展开。

这些先行发力的城市,基于自身不同的区位条件、产业特点、政策、资金、人才以及基础设施等条件,为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智慧交通等产业发展提供丰厚的“沃土”,同时也在形成具有各自优势的产业生态路径。

在我国推动自动驾驶及车联网产业的城市名单中,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长沙,算得上我国发力最早、积累很深,走在产业前沿的一名种子选手。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今年9月底,工信部批复支持湖南(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城市,这是目前继江苏省(无锡)、天津市(西青)之后我国的第三个车联网先导区。就在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湖南省政府副省长陈飞来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视察,并为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揭牌。从批复到揭牌,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从中不难看出长沙市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上的速度和效率。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在这一轮“因智能而兴业,因兴业而兴城”的时代机遇中,将打造“智能驾驶第一城”作为发展目标的长沙,具有智能数字时代的典型“样本”价值,非常值得做一次全景式记录。

湘江两岸,悄然启程的智能驾驶

全国首条开放道路环境下的智慧公交线路上线,全国首个无驾驶人自动驾驶测试场地开放,全国首批试运营示范通知书和无驾驶人测试通知书发放……

很多人会想不到,实现这么多“全国首次”的城市,并非身居一线城市的北上广,而是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南长沙。

在这一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城市排位赛中,几乎每座城市都想成为中国版的“凤凰城”,甚至要试图赶超大洋彼岸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商业化进程。

长沙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一个。

尽管相较于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长沙在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公司、人才和产业链上并不占有领先优势,但是其在政策的领先性和基础建设的投入上却是不落下风的。

从2016年起,长沙市就以“路”为切入点,以车路协同、以路促车的原则,开始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的建设。到2018年6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开园,当时就拥有智能网联测试场景228个。两个月后,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湘江智能)成立,成为长沙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第三方监管机构,主要承担长沙市及新区智能交通领域建构应用场景、测试运营和研发工作。

同年11月底,测试区获得工信部授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正式跻身国家队行列。一个月后,湘江新区开通全国首条在开放道路环境下的智慧公交示范线,实现L3级自动驾驶。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当时,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的政策落地,打好基础的长沙能够率先加入了大规模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示范”竞赛,在以自动驾驶测试公里数和道路范围和相关测试牌照的发放数量为竞争重点的阶段赛,长沙成绩名列前茅。

正是基于第一阶段的先发优势和积累的首批测试经验,长沙开始逐步构建“路、车、云、网”一体化的智慧交通建设布局。

从2019年起,长沙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更是全面提速,现在共建成100公里智慧高速和100平方公里城市开放道路,7.8公里智慧公交示范线、1232亩封闭测试场建设,共计打造智能网联测试、应用及智慧交通管理类场景300余个,改造180多个城市交叉路口,覆盖约230公里城市主、次干道。湘江新区示范区的多样测试能力更是在全国同类示范区中出类拔萃。

领先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为长沙市抓住了这场自动驾驶产业测试的先机。

目前,测试区能实现智能汽车的安全、效率、信息服务及新能源等四大类型测试,为智能驾驶乘用车、商用车、无人机、智能机械、机器人、网联通信供应商提供系统测试服务。

测试区运营2年多时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无人驾驶汽车团队都来此测试,智慧物流、L4级无人出租车、智能环卫、智能公交、自动泊车、无人化小车等场景正在湘江新区快速落地。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从城市整体发展上,长沙从云端部署,建成以数据底座、控制中台为重点,搭建了信息共享、数据联通、系统智能和网络安全的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以此为基础,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从而搭建全市智慧城市“超级大脑”下的“智慧交通大脑”,未来成为服务全市的数字化智能交通体系。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长沙以测试区为平台,搭建起“封闭+开放”、“物理+虚拟”、“城市+城际”全场景的“路云”测试体系,形成了以“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强大的云”+“灵活的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技术路径,为全国的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沙方案”。

先行先试,成为产业样本的“长沙方案”

到此,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何长沙能够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取得如此多成绩?而打造这一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方案”,又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因素?

根据脑极体观察,我们可以从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基础建设三个方面来归纳“长沙方案”的成因。

首先,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产业政策,为长沙市先行先试,提供了行动依据。

要知道,长沙是继北京之后,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第二多的城市。从2018年到今年9月,长沙市已发布12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政策文件,其中包含了道路测试管理、功能测试规程、开放道路技术要求等政策。

在政策前沿性上,长沙也敢为人先,比如今年9月,长沙发出了全国首批试运营示范通知书和无驾驶人测试通知书,允许测试企业在长沙开放道路进行主驾无安全员的车辆测试。

而在产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上,长沙也有更大的手笔。在今年4月,长沙启动了“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以湖南湘江新区为重点,在全市打造智能汽车产业生态,通过培育头羊企业,推动技术、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

其次,构建和推动完善的产业生态布局,不断提升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的范围和质量。

长沙在引入智能汽车的产业生态链中,不仅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广度,即细分垂直领域的丰富度,同时也注重产业链的深度,即每个垂直领域的企业的实力。

比如,围绕车载及路侧通讯设备,引入了华为;围绕自动驾驶底盘及线控转向,引入了舍弗勒;围绕人工智能处理器,引入了地平线;围绕传感器,引入了大陆集团;围绕云控平台,引入了启迪云控;围绕自动驾驶特种车辆,引入了桑德新能源汽车、中联酷哇、希迪智驾等。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目前,长沙已引进以上20多家行业巨头,涵盖基础硬件、软件技术和应用层面的347家配套企业落户。目前,长沙智能汽车产业投资潜力位居全国百强榜第三。

第三,以“智慧的路”为切入点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以车路协同的方式带动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正如上面看到的,长沙围绕测试区、城市开放道路打造了各类测试场景、完善的5G网络覆盖、路测智能化设备以及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形成以“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基础实力。

比如,今年长沙市进一步大力扩充开放道路智能驾驶示范区,实现重点车辆汽车电子标识系统规模化启用,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升级,数字交通车载智能终端部署提速,自动泊车、虚拟仿真平台先行示范,开始对各类车联网应用场景进行新一轮深耕细作。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依托“车-路-云-网-图”车联网总体架构基础,长沙在车联网应用与终端渗透率、5G/LTE-V2X路侧基础设施、车联网服务云平台、多场景应用模式、标准化建设方案、运营主体、安全管理机制、配套政策措施、产业合作机制、第三方权威认证评价等方面,均已达到工信部车联网先导区环境建设要求。

正是依靠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的先行布局,率先打造国内先进的自动驾驶测试园区的基础设施,大力引进的产业生态的集群优势,长沙才能赢得“起步北上广,落地看长沙”的业界赞誉。

也是这些因素,使得“长沙方案”能够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样本”之一,也为长沙获批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谋定而动:再向产业“新高地”进发

9月30日,工信部正式复函湖南省人民政府,支持湖南(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未来,长沙车联网先导区的主要目标将围绕“全路网规模部署的基础建设,车联网应用场景和产品的落地,以及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智能汽车业务运营模式探索”三个方面展开。

从“示范区”到“先导区”的升级意味着,长沙要从注重技术落地和测试验证,转向同时注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标准等方面的体系建设,形成跨行业、多产业融合的协同发展效应;同时,要从注重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同时注重商业化应用和验证,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生态聚集。

目标既定,行动紧随而至。抓住创建车联网先导区的契机,长沙再一次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新高地”加速进发。

在10月16日,湘江智能与中国电信湖南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继续推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的5G车联网技术、场景、商用运营与维护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和建设。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10月22日,在长沙举办的“城市级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发布”会议上,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工信局共同签署了《城市级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共建倡议书》。四市联动,将进一步形成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效应及协同发展模式,形成城市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及应用场景合作共建机制。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商业模式的建立,首先要实现标准落地。就在同一天,湘江智能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了《车联网测评及应用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从共同参与制定车联网测试标准及场景和探索车联网数据平台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未来车联网应用落地和商业运营提供可行性标准。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赵策所言:从“示范”到“先导”,虽然只是名字上的一小步,却是产业发展的一大步,表明车联网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正在经历从“可看”到“可用”,由“盆景”到“花园”的变化。

那么,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价值,正在于其所带来的产业政策的示范效应和商业落地的带动效应。由此,长沙车联网先导区的创建任务要具体落实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推动产业政策支持,在行业标准、专项资金和试商用等顶层设计和资源投入层面,推进长沙车联网产业的商用先行先试,推动车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落地。

其次,进一步推动“头羊计划”的落地。从长沙本地的“火炬计划”企业中优选1-2家技术领先、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长沙本地企业,通过创新示范、场景打造、生态构建等方式培育企业成为“头羊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集智能汽车车载系统解决方案与智能驾驶服务于一体的头部企业,聚焦在公交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环卫车、渣土车等重点车辆智能化升级。

智能驾驶看湘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沙样本”

第三,进一步推动车联网商用项目的落地。推动包括基于5G智能物流车路协同示范项目、基于5G-V2X的城市出行服务示范应用项目、推动智能网联城市运营维护示范应用项目等在内的商业应用场景。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将智能汽车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长沙提出将智能装备、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和功率芯片的“三智一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经过近数年积累、完整布局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推动长沙这一战略性产业计划实现的助推器和承载舱。

借助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契机,长沙今后可以更好地完成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的落地,进一步扩大城市级规模化部署和应用,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突破和商业化落地,从而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入新的高地,也为我国其他城市和全行业贡献一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长沙样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消费最前线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fei001.com/5745.html

(0)
脑极体的头像脑极体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0年11月4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